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守梁统深敬待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谓曰
B.陇蜀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C.惟河西独安,姑臧称为富邑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位居我上
D.乃执其妻子,欲为质

   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2)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御亲临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征召)
B.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 (抓捕)
C.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拒绝)
D.考死,妻子徙边(通“拷”,拷打)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老乞不之官 B.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乃使其从者衣褐
C.让诉冤于帝 D.七日而诛少正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膺作战勇敢。敌寇侵犯边塞时,他常常冒着被流箭和飞石击中的危险,临阵御敌,击退来兵,贼兵非常害怕。
B.李膺执法如山。在张朔杀人一案中,他把个人的生死得失置之度外。宦官们对他十分畏惧,连休假日也不敢出宫。
C.李膺敢于担当。张俭事发后,乡人劝说他逃走以避祸,他却认为这样做有违人臣之节,因而主动前往牢狱。
D.李膺颇有声望。樊陵请求当他弟子;荀爽登门拜见,为他驾车;景顾身为门徒,在李膺死后主动上表辞官归隐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3分
(2)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世称信陵君),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以此士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注】斜着眼睛看),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节选自《魏公子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无贤不肖无:没有。
B.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让:谦让。
C.不宜有所过过:拜访。
D.留军壁邺壁:筑营垒。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欲厚遗之②自迎夷门侯生
③公子颜色愈和④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⑤公子再拜,因问 ⑥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信陵君手中的人才多,智谋广,所以有十多年诸侯都不敢侵犯魏国。
B.侯生对信陵君多方试探,信陵君始终和颜悦色。他这种礼贤下士的真诚态度,深深感动了侯生。
C.魏王迫于秦国的压力,命令晋鄙将军按兵不动,观望两国形势发展情况。
D.侯嬴一开始就劝信陵君应该用智谋来援救赵国,不能白白送死,信陵君听从了他的劝告。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此士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⑵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⑶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禹行,使大章步东西、竖亥度南北,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
禹济江南省水理,黄龙负舟,舟中人怖骇,禹乃哑然而笑曰:“我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性也;死,命也。尔何为者?”颜色不变,谓舟人曰:“此天所以为我用。”龙曳尾舍舟而去。
南到计于苍梧,而见缚人,禹拊其背而哭。益曰:“斯人犯法,自合如此。哭之何也?”禹曰:“天下有道,民不罹辜;天下无道,罪及善人。吾闻:‘一男不耕,有受其饥;一女不桑,有受其寒。’吾为帝统治水土,调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德薄不能化民证也。故哭之悲耳。
于是,周行寓内,东造绝迹,西延积石,南逾赤岸,北过寒谷,徊崑崙,察六扈,脉地理,铭金石。泻流沙于西隅,决弱水于北漠;青泉、赤渊分入洞穴,通江东流至于碣石,疏九河于涽渊,开五水于东北;凿龙门,辟伊阙;平易相土,观地分州;殊方各进,有所纳贡;民去崎岖,归于中国。
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圆,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选自《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注】①步:测量土地的长度。②计:考核官吏。③寓:通“宇”,四周边境。④相土:考察土质。⑤俞:意思是“行啊”。⑥以固冀于此:以,相当于“乃”;冀,代指中国。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竖亥度南北度:测量长度
B.自合如此合:应该
C.东造绝迹造:到……去
D.殊方各进殊:特殊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禹“为帝统治水土”的一组是
①济江南省水理②拊其背而哭
③脉地理,铭金石④开五水于东北
⑤平易相土,观地分州⑥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禹治水注重实地考察、掌握数据,他外出巡视,并派太章和竖亥对土地进行测量,收集各种相关数据。
B.大禹一心一意为尧帝治水,心系天下百姓,他渡江南行考察水质,遇黄龙负舟而处变不惊、笑谈自若。
C.大禹到苍梧,看见有个百姓犯了法被捆绑着,他反躬自省,认为天下无道导致了犯罪,心里非常难过。
D.尧对大禹为治水而鞠躬尽瘁的所作所为很是满意,给予他赐号伯禹圆、授官职司空、赐姓姒氏等等嘉奖。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匵,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注】。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注】窾(kuǎn),当中挖空的木头。匵(dú):小棺材。藟(lěi),藤。
殠(chòu),腐臭的气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必亡易吾意易: 改变 B.重废父命废: 废除
C.窃闻王孙先令裸葬先令:指示 D.将以矫世也矫: 欺骗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杨王孙“吾欲裸葬”一组的是()
①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②重废父命③王孙苦疾
④将以矫世也⑤靡财单币,腐之地下⑥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王孙在病重将要临终时,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使自己返朴归真,你一定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B.杨王孙的儿子认为父亲的想法难以理解,如果按父亲的意思办,自己不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杨王孙的朋友祁侯请教。
C.祁侯希望王孙仔细考虑圣人留下来的规矩——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
D.杨王孙裸葬是想以此来改变世俗之人越礼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别人炫耀、浪费钱财的世风。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⑵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

⑶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祆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时长沙宣武王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众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沈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需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常以私车辇水洒御路。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甘食,武帝笑谓日:“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有删节)
【注】①廨: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②卤簿: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居广陵,家甚寒微微:地位低下
B.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知:了解
C.僧珍固请充使固:坚决
D.平心率下,不私亲戚私:偏爱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④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
⑤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⑥每侍御坐,屏气鞠躬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信任他。
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况下,
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吕僧珍离家已久,奏请回去扫墓,武帝认为他是本州的荣耀,便授予他南兖州刺史
之职。姐姐家住处不好,他常到姐姐家,并不觉得辱没身份。
D.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

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3分)
(2) 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