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乳畜业 |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小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如图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的气压变化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
A.a减弱 | B.b减弱 | C.c减弱 | D.d减弱 |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7月份较小 |
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
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
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
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
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天山冰川融化 |
B.黄河水注入渤海 |
C.东南沿海夏秋登陆的台风 |
D.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 |
2010年中秋时,地球距离月球约为40万公里,上海市民看到的中秋月是近18年来最小的。当中秋月最圆时,又恰逢24节气中的“秋分”,即“秋分”和望月发生在同一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平均约为
A.12°/天 | B.13°/天 | C.15°/天 | D.1°/天 |
2010年中秋时,月球绕地球公转的速度应比平均公转速度
A.慢一些 | B.快一些 | C.一样快 | D.不能判断 |
2010年中秋节当天,上海
A.白昼长度大于夜晚 | 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C.太阳从正东方升起 | D.日月基本同升同落 |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区位于
A.亚洲 | B.南美洲 |
C.北美洲 | D.非洲 |
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表示夏至日情况的一组是
A.M1、N1 | B.M2、N2 |
C.M1、P2 | D.N1、P2 |
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P>M>N | B.N>M>P |
C.M>N>P | D.P>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