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削弱作用。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 B.太阳
C.岩浆 D.月球

图中箭头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是因为(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 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②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④ 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④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回答54-55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① 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 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 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