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吕思勉著)“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比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对传统服饰情有独钟 | B.认为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
|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无法合壁 | D.传统服饰更适宜穿着 |
莱布尼茨说:“从世界的开始直到牛顿生活的时代为止,对数学发展的贡献绝大部分是牛顿做出的。”这里的“贡献”主要指( )
①发现二次项定理②创立微积分③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④提出“微粒说”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经多次采访报导过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在创作于1937年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他这样描绘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 )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
|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 D.八路军开辟抗日根据地 |
“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的这句话反映出苏俄当初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含的基本设想是( )
| A.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
| B.平定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
| C.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
| D.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
|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 C.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
|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
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下列对甘地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袖 |
| B.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
| C.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任何幻想 |
| D.甘地的斗争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