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粮食人均不足400千克,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途径是 ( )
A.开垦荒地,搞好国土开发和整治 |
B.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
C.加强生物技术科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
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竞争的公平、公正性,不仅有益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且有益于文化的编制和普及”。材料所述制度与下列哪种现象直接相关 ()
A.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 |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
C.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
D.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 |
“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 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史记》 | B.《唐六典》 |
C.《宋史会要》 | D.《清史稿》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许差些”的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D.清朝设置军机处 |
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史上的谏官制度有这样一个变化,由原来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转变为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从根本上说明()
A.宰相受谏官的制约 | B.谏官地位高于宰相 |
C.君主专制程度加深 | D.宰相地位逐渐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