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区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出本质是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D.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苏联解体说明了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A.1989年 B.1991年 C.1922年 D.1936年

下列有关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旨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B.是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
C.带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D.进一步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