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九歌》有《湘夫人》。
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词的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选择其中一种作具体分析。(2分)
                                                                      
词的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尤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八)①
汪元量
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
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②。
【注】 ①南宋灭亡之后,诗人和宫女们作为俘虏被元军押解北上,此诗写于押解途中。
②《哭襄阳》:元军大举攻宋时,襄阳首当其冲,宋将吕文焕坚守六七年之久,但宰相贾似道坐视不救,致使襄阳失守。此曲为襄阳失守以后在民间流传的一支哀歌。
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4分)
哭襄阳》一曲在诗中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己亥岁感事(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①。
任君莫话封候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 ①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3分)
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请从手法上加以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10分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古人作诗讲究形神兼备,说说前两句怎样表现芭蕉的形和神?
结合“会、暗”两字,谈谈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首宋诗,完成小题。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他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②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