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由西方国家主导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C.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图为近代某国国家结构及运作示意图,其所示政体的理论依据是:()
A.天赋人权学说 |
B.三权分立学说 |
C.人民主权说 |
D.社会契约论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
D.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
下列关于英国国王与美国总统的职权、地位比较,正确的有()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 B.干脆不予理睬 | C.要求男子赔偿 | D.宣布“休妻”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