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著名的几大城市不属于沿海分布的是
| A.波士顿——华盛顿 | B.鲁尔区 |
| C.东京——横滨 | D.大阪——神户 |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7亿。图10为“四种人口增长状况柱状图”。据此回答各题。
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
| 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
|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 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
下图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单元格代表10万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城市化迅速发展 |
| B.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 C.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
| D.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读表, 回答问题。
表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 地区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万) |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 东北地区 |
105 100 |
23 000 |
229 |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88 600 |
22 000 |
395 |
| 台湾岛、海南岛 |
22 400 |
5 600 |
486 |
| 西北地区 |
85 600 |
8 500 |
32 |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自然资源 | C.开放程度 | D.消费水平 |
表中“最大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警戒性 | B.相对性 | C.差异性 | D.临界性 |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较丁山地高,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A.海拔较高 | B.纬度较低 | C.降水较多 | D.距海较远 |
2010年10月22日,台风“鲶鱼”过境台湾,台湾花莲地区降下暴雨,致使苏花公路严重坍方,并引发泥石流,造成大陆游客被困,部分同胞落海遇难。据此回答各题。直接造成大陆游客遇难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 | B.地质灾害 | C.生物灾害 | D.海洋灾害 |
台风带来暴雨并引发泥石流,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 A.突发性 | B.多因性 | C.群发性 | D.周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