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
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Ⅱ、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已成为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尖端方向,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十多年来,已有数十种人体蛋白在动物乳汁中生产出来,在小鼠乳腺中获得表达的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
(1)在获得人的蛋白基因后,可通过         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这种基因
(2)将人的蛋白基因导入小鼠的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               。
(3)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              中,并通常采用         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某研究小组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他们选用某种脱毒马铃薯进行了系列实验,以植株最顶部的全展叶为第1叶,确定第3、7、11叶分别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根据下图实验结果,思考回答:

(1)脱毒马铃薯的“毒”是指________,该马铃薯植株一般采用________部位经组织培养得到。
(2)叶片的光合作用在中午时分呈现“午休”现象,此时直接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3)在株高有限,植株上下温度无显著差别的情况下,上位叶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高于下位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甲中午13: 00时出现的现象,可采取______措施以提高光合作用产量。
(5)根据甲、乙两图比较,可以得出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原因是净光合速率高时,叶绿体消耗的CO2________,胞间CO2浓度

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在细胞溶胶中形成圆形结构,称为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有微核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完成实验思路及其它小题。
材料和用具:人成纤维细胞悬浮液、培养液、0.1mg/L氯苯溶液、染色液、显微镜、细胞培养瓶、二氧化碳培养箱等。
(1)实验步骤:
①配制,分别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另设一只培养瓶不加氯苯化合物,并编号;
②向各培养瓶中加入的培养液和,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染色后分别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画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3)培养液中通常要添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用培养箱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主要是。检测微核时可用溶液作染色剂。

(16分)病毒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 DEN)是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肠道病毒EV71是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只有+RNA能直接参与翻译)

(1)登革热病毒的结构与EV71相似,则登革热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模板为,合成的场所是
(2)埃博拉病毒为单股负链RNA(-RNA)病毒,则埃博拉病毒-RNA的功能是。埃博拉病毒基因表达的过程为
(3)这些病毒的疫苗研究比一般的DNA病毒疫苗研究难度更大,是因为
(4)要诊断是否感染相关病毒,可通过抽取患者血液,检查是否含有
(5)对这些病毒进行研究,能否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为什么?

如图1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细胞Ⅱ的名称是,正常情况下,细胞Ⅱ的细胞核中有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上含有条脱氧核苷酸链。
(2)图2对应于图1中的(填写①、或②、或③),由卵原细胞Ⅰ到细胞Ⅱ的变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一个卵原细胞核中的所有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
(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占

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表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

观察其中一个装片,发现根尖细胞中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这个装片最可能由同学制作。染色体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实验过程中解离的目的是,其中解离液的成分是
(2)某同学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和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到甲、乙两个细胞图像①细胞可以进行

A.呼吸作用 B.脱水缩合
C.光合作用 D.DNA复制 E.细胞质流动

②b所示的液体成分为
(3)用新鲜的菠菜为材料提取叶绿体的色素,但得到的色素滤液的颜色较浅。可能的原因有(写两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