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兼相爱,交相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町以禁暴,而德厚不以止乱”。根据这些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
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④②③ | D.①②③④ |
用“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比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十分贴切,因为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恶作剧就能够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而同时产生良好的协作效果。这种政体的核心就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C.市民的整体素质 | D.革命的彻底性 |
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 )
A.三权分立 | B.联邦制 |
C.中央集权制 | D.两党制 |
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
C.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 D.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潮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持习惯法传统 |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
C.崇尚自由和理性 | 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