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
|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
|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
英国《每日先驱报》曾对1937年的某军事行动作如下评价:“那是一种山地上的运动战,但它展开了中国抗战的新局面,防守的军队在这里第一次采用主动的战术,用积极的进攻的行动回答日军。”这一军事行动应是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伏击战 |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 A.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 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
|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 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
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历史文件中出现了“愿为彻底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苏维埃政府”、“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等说法,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文件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期间 |
| B.中共要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 |
| C.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
|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右图阴影部分是某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发生区域,若给它加一个简要说明,合适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后,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 |
|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
| C.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 |
| D.平津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解放 |
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某国提出“对于(他国)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某国最有可能是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