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种形势应采取的根本方法是

A.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B.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C.学习俄国,走十月革命之路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民国建立前,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C.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D.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檄文旨在

A.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D.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1919年5月,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这实际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

A.建立资本主义的意愿 B.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C.对民族主义的诉求 D.追求自由主义的愿望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
(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 民族工业在地区上分布严重不平衡
B. 民族资本较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
C. 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D. 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