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①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王炎:生于公元1138年,到癸酉年(1213年)已经七十五岁。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诗歌意境上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这首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且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人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到吴公台,写下这首诗。诗的中间两联,主要用了哪两种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答: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诗歌鉴赏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草平仲①绿,清夜子规②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①平仲:银杏的别称;
②子规:传为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归去”。“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请用诗歌中的句子回答,作者是如何描写“高卧”的情形的?
“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运用了什么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①莎,指莎草。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词人为什么会发出“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慨?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回答。
简要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写景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