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²)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中数据为2 000元/m²的等值线是( )
| A.①线 | B.②线 | C.③线 | D.④线 |
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
| A.商业中心用地 | B.外围商业用地 |
| C.工业用地 | D.住宅用地 |
关于该城市市内地租立体分布及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 A.沿交通线向两侧地租逐渐下降 |
| B.在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形成地租次高中心 |
| C.在地租最高峰的市中心一般形成商业区 |
| D.在公路干线两侧一般布局住宅区 |
14.材料一鄱阳湖见证了人类观念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巨大转变。历史上江西省由于山区毁林种粮,导致河道淤积,全流域通航里程锐减,鄱阳湖水面急剧萎缩,湖泊功能下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痛定思痛.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将河流上游丘陵山区列为治理重点,使江西省森转覆盖率增长了近1倍。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5100平方千米。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此项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材料二图14“江西省地形、水系图”。
简述丘陵山区的治理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200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北京市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图4回答7、8题。
7.北京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8.北京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
C.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3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6.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读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均径流深随纬度增大而递减 |
| B.年均径流深的最大值在海南省 |
| C.年均径流深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一致 |
| D.年均径流深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特点一致 |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读图1,回答1~3题。
1.贺兰山成为“绿岛”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 B.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C.冰川融水多,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2.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3.银川平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A.光热充足 B.地势低平 C.水源丰富 D.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