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共11分)
神秘的人体“天网”
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这暂且不论。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选自《知识窗》).“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
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天网”的形成过程。(每空不超过6个字)
中性粒细胞: A →与细菌拼杀→ B → C → D →构成”天网”.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一句中,加点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体天网”。 |
B.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
C.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到止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
D.选文彩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因为我这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过去他遭受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
…… ……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相通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保。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温暖,很愉快。他竖赶快羽毛,伸出他细长颈,从内心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相到会有这么幸福!”选文节选自课文,作者,著名童话作家。(3分)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选文描写丑小鸭时,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方法,试找出相应句子。(3分)
(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和下面哪个成语具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A.花好月圆 | B.柳暗花明 | C.闭月羞花 | D.花香袭人 |
联系全文,丑小鸭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有人说丑小鸭最终变成美丽天鹅,并非自己努力的结果,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真正的慷慨
当飓风在附近的小镇登陆时,不少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随后,当地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很多人道主义的报道,专访了一些受灾最严重的家庭。
那个星期天,报纸上一幅引人注目的照片格外打动我。一位少妇站在被彻底摧毁的活动房前,面容因痛苦而扭曲。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她身旁,目光低垂。紧紧拽着她的裙子的,是一个很小的女孩儿,大大的眼睛直视着镜头,饱含着迷惑和恐惧。配文中提供了每位家庭成员的衣服尺码。我注意到他们的尺码和家人的很接近,不由兴趣渐增。这是个好机会,能教育孩子们帮助比自己不幸的人。
我把这家人的照片贴在冰箱上,向孩子们解释他们的困境。我有3个孩子——两个7岁的双胞胎男孩布莱德和布雷特,还有一个3岁的女儿梅甘。“我们拥有那么多,而这些可怜的人现在一无所有,”我说,“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们分享。”
我从阁楼上搬下三个大盒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小女儿梅甘表情严肃地注视着我和男孩子把罐头、肥皂和各种化妆品装满第一个盒子。我一边挑拣衣物,一边鼓励儿子把自己的玩具筛选一遍,把不太喜欢的捐献出来。梅甘静静地望着哥哥们把淘汰的玩具堆在一起。“等我忙完这些,”我说,“就帮你找点东西送给那个小姑娘。”
男孩子们把选出来捐献的玩具装进第二个盒子,而我则往第三个盒子里填衣物。梅甘走了过来,胸前紧紧地抱着露西——一个褪色磨损的她极为心爱的碎布娃娃。她在装玩具的盒子前停住脚步,把圆圆的小脸埋进露西扁扁的娃娃脸里,给了它最后一个亲吻,然后把它轻轻摆在其他玩具上面。“哦,宝贝儿,”我开口道,“你不必把露西给出去,你那么喜欢它。”
梅甘庄重地点点头,忍住眼里闪烁的泪花。“露西让我快乐,妈咪。也许它也能让那个小女孩快乐。”
我的喉咙哽咽了,久久凝视着小女儿,我不知道该怎样使男孩子明白她刚刚教给我的道理。因为我猛然意识到,任何人都可以把穿旧的淘汰的衣服送人,而真正的慷慨是把最珍爱之物奉献出来。一个3岁小孩把虽然破旧却最珍爱的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希望娃娃能把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样带给她。这才是真正的慈善。本想教育孩子的我,被孩子教育了。
男孩子们目睹小妹妹把最喜欢的娃娃放进盒子时,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布莱德二话没说,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带回了他特别喜欢的可动人偶。他迟疑了一下,攥紧玩具,瞄了妹妹一眼,随即把它放进盒子里娃娃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慢慢泛起了微笑,他跳起来,眼睛亮闪闪地跑开了,他取回几个珍藏的火柴盒汽车。我惊讶不已,没想到男孩子们也领会了小妹妹此举的含义。我强忍泪水,把三个孩子搂进怀里。
受小家伙的启发,我把自己那件袖口磨破的茶色旧夹克从盒子里取出,代之以上周精心选购的猎人绿的新夹克。我希望照片中的年轻女人能像我一样喜爱它。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联系全文,就文中加点和加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梅甘庄重地点点头,忍住眼里闪烁的泪花……”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2)“我注意到他们的尺码和家人的很接近,不由兴趣渐增……”一句,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说我“兴趣渐增”的原因。根据全文,说说“本想教育孩子的我,被孩子教育了”中两个“教育”的含义?
研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主旨,说说你对现实社会中成年人和孩子如何处理问题的看法。
材料一:城市中的十字路口,当红灯亮起时,经常看到一些成年人不顾交通助管员的劝阻,随意闯红灯,有的甚至跟协管员发生争执。而小学生都很遵守交通规则,看到红灯亮起,就自觉停下来,等车通过。
材料二:乘公交车时,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乘车的小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也要买票。”而母亲则生气地对孩子说:“你还小,不用买。”
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l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
25%。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作者在②③两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目的是什么?
简析文中两处划线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阅读《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选文有删改),完成下列各题。
你,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从哪里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瞬息一切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覆盖了娇艳的野花。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喷涌而出的滚烫岩浆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多少年过去了,尽管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又从远处茂林里捎来种子,让悬崖上、山岭间,一片郁郁葱葱。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
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它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却从没有光顾过这陷落的大坑。这断壁底下的峡谷,一片死寂,毫无生机。
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了脚步。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洁净的山泉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块碾成的粉末变成了泥土。山顶的鱼鳞松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秋天,它沉甸甸的种子,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一粒、几十粒、几百粒……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青葱,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起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
这地下森林,爱生命竟爱得这样热烈执著。(甲)它付出了几万年的代价,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手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身躯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和希望已久的光明。
(乙)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风儿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沉的低吟,你的歌是唱给曾在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
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意的小草儿。然而我却想攀着古藤下去,下到深深的谷底去。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啊,我听见了,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的回声:我是森林!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选文开头的三个问句有何作用?
选文2—7段讲了四层意思,请根据提示将第二、四层意思概括出来。
第一层:火山爆发使所有生命毁于一旦。
第二层:
第三层:峡谷在大自然其他伙伴的帮助下,开始孕育生命。
第四层:选文善用修辞,用词富有表现力。请从画横线的(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选()
我的赏析:选文最后一段写道:“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地下森林给了你哪些启迪。
阅读《让心灵站立》,完成下列各题。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被召去为国王看病。“你为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在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帽儿,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心里认为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才是,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对待您呢?” 国王高兴还会少了你的好处吗?然而,科赫没有这样做,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权势面前坚持自己让心灵站立的原则。
我们需要让心灵站立,在权势面前如此,在金钱、荣誉面前也同样如此。金钱可能使我们屈服于物欲;一次性使用的荣誉可能让我们忘记生命的最终目标。你要想坚守自己,就必须牺牲这些被世俗看重的东西,并且在这种牺牲中高扬自己的人生信念。
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一个胸襟狭隘,只知道为自己计算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因为他追求的是利益,追求利益必须懂得识别天时地利人和,懂得利用谁、团结谁、孤立谁、打击谁。只有那种心怀大众,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宠辱不惊,把坚持自己的灵魂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他们追求的是真理,真理从不察言观色,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他都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存在着。
让心灵站立也需要底气。悬崖上的松树不惧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只是以本质的执著,坚守在别人无法坚守的地方,它令人敬佩。然而,不是每一棵树都可以跻身于悬崖。悬崖上少土,需要一棵树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岩石上少水,需要一棵树用心灵浇灌自己。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要本事没本事,要品质没品质,他不投机,不选择一种风险最少的途径,又怎能讨到自己的饭票呢?当一个人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一切,要显露自己才华的时候,他是才华最出众的;要显示品质的时候,他是品质最优异的。他要做到让心灵站立,也就顺理成章了。
让自己的心灵站立,以真诚和坚守去面对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基本的人生目标,达不到这一点,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第四段是从哪些方面论述“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请概括回答“让心灵站立”所需要的“胸怀”和“底气”各指什么?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