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①是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
②把贵族压迫的隐蔽特权变成了受法律约束
③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
④体现出法律的均衡和约束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
| C.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 D.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 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的理论来源于 ( )
| A.罗马法 | B.拿破仑法典 |
| C.《权利法案》 | D.美国1787年宪法 |
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主要是因为它 ( )
|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通用 |
| B.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 |
|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
|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
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 )
| A.《王位继承法》 | B.《十二铜表法》 | C.公民法 | D.万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