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 A.茶叶 | B.玉米 |
| C.稻米 | D.天然橡胶 |
ab河段的流向在一年中有定期变化的奇特现象。当河水由a流向b的期间( )
| A.该河附近地区洪涝多发 |
| B.a附近的湖泊水位不断升高 |
| C.图示地区盛行西南风 |
| D.该区域农业灌溉用水较紧张 |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完成小题。
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 A.正比关系 | B.正相关关系 |
| C.反比关系 | D.负相关关系 |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小题。
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 A.较暖、较湿 |
| B.较凉、较湿 |
| C.较凉、较干 |
| D.较暖、较干 |
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 A.干冷北风 | B.干热南风 |
| C.上升气流 | D.下沉气流 |
下图为“1999~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增加值及能耗图”。读图,完成小题。
1999~2007年间,我国工业( )
| A.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
| B.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 |
| C.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
| D.工业增加值增速慢于能源消耗增速 |
为了降低碳排放量,短期内我国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 B.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 |
| C.着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 D.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居民绿色出行 |
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据此完成小题。
植被①所在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荒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
| C.热带雨林带 | D.山地垂直带 |
下列因素对东坡植被⑤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土壤 | B.洋流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完成小题。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
|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
|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
|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
图中H自然带是( )
| A.热带雨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 C.温带荒漠带 | D.热带草原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