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小题。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 |
B.较凉、较湿 |
C.较凉、较干 |
D.较暖、较干 |
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 | B.干热南风 |
C.上升气流 | D.下沉气流 |
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 B.甲-②、乙-④ |
C.甲-③、乙-① | D.甲-④、乙-③ |
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距海远近 |
C.洋流性质 | D.海拔高度 |
图表示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 |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
该气旋()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滥测 |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 B.受沿岸寒流影响 |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
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