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 A.美国 | B.德国 | C.日本 | D.俄国 |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北京条约》 大沽 保卫战 |
|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
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
|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用全球史观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 B.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成果 |
| C.用文明史观客观评价了英国发动侵略的影响 |
| D.说明新史观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德国 |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 A.采取联邦制 |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 C.实行两党制 |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