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 …若新法有害于民主,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若控告成立,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法律成为维护统治的有力工具 |
B.法律在公民心中威严庄重且具有神圣地位 |
C.法律存在朝令夕改的随意性 |
D.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君主权力的制约 |
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由此记载可知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 | 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 | 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
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
有人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 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C.从诸侯割据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 | 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 D.防止人民反抗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