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13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首访俄罗斯,并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他们的穿着引起服装界的轰动。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
B.唐代的缂丝技艺使服饰极具艺术神韵
C.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D.明代前期棉布的流行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陶煦形成这一观念的主要根应该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的繁荣

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出现于西周,完全废除于春秋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取决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和地主阶级的变法
C.春秋时期中国形成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D.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所有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