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发达的工业国 | B.发达的农业国 |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
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
C.全国林业基地 |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
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
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
读某海域表层水温等值线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该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为560千米
②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为1540千米
③图中甲地易形成热带气旋
④图中甲地易形成温带气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央电视台2011年1月3日新闻联播报道: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冻雨天气仍在持续,当地道路结冰,交通出行受到严重影响,有关政府部门紧急启动应对措施。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0℃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读资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当我国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
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 B.上空有逆温层存在 |
C.正值夏秋季节 | D.地下潜水位迅速上升 |
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图为某地在一天中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当太阳运动至③位置时,太阳高度(θ为42°)达一天中最大,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69°N,90°E | B.21°N,90°E |
C.69°N,150°E | D.69°S,90°E |
关于图示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合在黄河站(78°5′N, 11°56′E)进行科学考察 |
B.南极昆仑站(80°25′S,77°06′E)出现极昼现象 |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
D.我国大雁正往南飞 |
读20°经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对图上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西南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汇之地 |
B.D所在区域农业主要是畜牧业 |
C.K海域北岸国家代表性植物是油橄榄 |
D.E地所在国家的农业类型是种植园农业 |
当C地降水丰富季节到来的时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地基本是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
B.A地南部海域洋流是一年中最强盛的时候 |
C.R地昼长夜短 |
D.K海域北部温和多雨 |
读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 | B.由东北向西南 |
C.由西南向东北 | D.由东向西 |
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A.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
B.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呈南北狭长分布 | |
C.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
D.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
甲、乙两地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尼罗河中上游正值汛期 | B.澳大利亚居民正在剪羊毛 |
C.华北平原正收获小麦 | D.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
下列对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
B.乙地所在国家最大河流沿岸盛产棉花 |
C.甲地所在国家风能资源丰富 |
D.亚麻是乙地所在国家的重要农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