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 。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环境保护】
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带着她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成网络热点。
材料二:PM2.5(10)是指空气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材料三:2014年冬季到2015年春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1)根据材料描述我国东部地区PM10平均浓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其形成原因。
(2)《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提到,我国走出“霾”伏还需要巨大的努力。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
【自然灾害与防治】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农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尼加拉瓜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由中资企业承建开发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于当地时间2014年12月正式开工,运河线路从加勒比海利用蓬塔戈尔达河,经人工开挖运河进入尼加拉瓜湖,再通过西部运河连接进入太平洋,全长约276公里,项目总投资500亿美元,预计2019年完工。
(1)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2)说明圣胡安河水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尼加拉瓜运河工程修建的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博斯腾湖古称“西海”, 位于天山南麓,该湖周边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该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淡水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
材料二: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分析博斯腾湖发育为淡水湖的原因,并简要说明该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有人提拟在该区域建设一大型造纸企业,也有人提出反对,请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下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同 |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C.甲地一年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 |
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气温低,洋流因素 | B.气温低,地形因素 |
C.气温高,海陆因素 | D.气温高,天气因素 |
关于图中狭长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半岛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区 |
B.该半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快 |
C.夏秋季节多台风且带来洪涝 |
D.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多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