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
| A.探亲访友 | B.娱乐、消遣 | C.科学考察 | D.采风问俗 |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赤道上 | B.北回归线上 |
| C.北极圈上 | D.南回归线上 |
该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风带⑥是
| A.北半球西风带 | B.南半球西风带 |
| C.北半球信风带 | D.南半球信风带 |
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 C.热带沙漠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所反映的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 B.夏季 |
| C.秋季 | D.冬季 |
图中F风向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 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
该图是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 B.北方区和西南区 |
| C.西北区和西南区 | D.西北区和南方 |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 年输沙量(103 m3) |
占入湖总沙量(%) |
|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
| 年份 |
湖泊面积(km2) |
容积(亿m3) |
| 1949年 |
4 350 |
293 |
| 1954年 |
3 915 |
268 |
| 1958年 |
3 141 |
228 |
| 1971年 |
2 820 |
188 |
| 1977年 |
2 740 |
178 |
| 1984年 |
2 691 |
174 |
| 1995年 |
2 625 |
167 |
| 1997年 |
2 145 |
150 |
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有( )
①泥沙淤积 ②南水北调 ③气候变暖 ④围湖造田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
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
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
④疏浚河道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