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3 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水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

年份
湖泊面积(km2)
容积(亿m3)
1949年
4 350
293
1954年
3 915
268
1958年
3 141
228
1971年
2 820
188
1977年
2 740
178
1984年
2 691
174
1995年
2 625
167
1997年
2 145
150

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有(   )
①泥沙淤积  ②南水北调  ③气候变暖  ④围湖造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
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
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
④疏浚河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按照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中四地()

A.属于同一自然区 B.分属两个自然区
C.分属三个自然区 D.③④属同一自然区

影响沿图中①、②、③地一线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区域是根据自然要素划分的
B.—般来讲,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或结构的—致性
C.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土壤和气候
D.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扩大各区域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M界面为()

A.地表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古登堡界面

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l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