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形象地说:"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埃德蒙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两位所指的是
A.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 | B.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
C.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 | D.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一定的基础 |
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中写到:“陈谢纵队本月休整……协同边区兵团开辟西北局面。……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该信件写于解放战争中的
A.战略反攻开始前夕 | B.战略决战开始前夕 |
C.渡江战役开始前夕 | D.开国大典举行前夕 |
标语口号不仅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也反映出特定历史阶段的概貌。下图标语应该出现在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武昌地区 |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广东地区 |
C.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刘邓大军挺进的大别山地区 |
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 B.日军大规模侵华 |
C.红军长征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
20世纪初,孙中山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说:“不一月间,学潮弥漫全国,人人激发爱国良知,誓死为爱国的运动,整个社会蒙受绝大的影响,使顽劣的北京政府也不敢撄其锋。”孙中山盛赞的这一事件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C.揭开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D.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一对联反映了
A.金田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 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
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 | D.民主革命任务最终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