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其形似菊,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它写出了菊花的哪些特点?
“由来不羡瓦松高”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其形似菊,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它写出了菊花的哪些特点?
“由来不羡瓦松高”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客中行 (4分)
【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第一、二两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从第三、四两句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精神状况?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朋友准备好丰盛的饭菜,邀请诗人做客。 |
B.颔联写出了农村优美、恬静的风光特色,“绿树村边合”是远景,“青山郭外斜”写近景,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 |
C.颈联写山村生活情趣。朋友间畅谈农事十分亲切自然。 |
D.尾联表明诗人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急切地约定下次相聚之时。 |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的“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