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是对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指的是
A.反对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
B.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汉族统治的政权 |
C.主张国民一律平等 |
D.实行五权分立制度,推行社会革命 |
有人说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司”。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 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政府强硬坚定的立场 |
B.世界潮流的推动 |
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
有一首在台湾非常流行的校园民谣唱道:“一样的血统,在一样文化中生活。数十年手足分离的乡愁,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分左右?”可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
B.《告台湾同胞书》 |
C.“一国两制”构想 |
D.“九二共识” |
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②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在中国首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A.②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此,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
C.民族区域自治是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
D.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