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2-17题。
快乐,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
陈祖芬
①我从伦敦带回一只大皮鞋。不是一双,是一只。高大的鞋帮,一侧有六格窗户,另一侧一扭开关,整侧鞋帮便成一扇打开的大门。鞋帮上端是可爱的红瓦屋顶和伸出的二层楼的小窗户。笨头笨脑的鞋头上,还有一扇可以拉下的小门。门一拉下,就是一个个台阶,小兔、小猪、小鸟、小松鼠,还有好多小动物,顺着台阶几步就可以径直走进大皮鞋里。
②我儿时有一本大约半尺见方的画着彩图的书:《大皮鞋》,封面上就画着完全一样的一只大皮鞋。我常常看着小兔、小猪们快乐地在大皮鞋里出出进进。后来,后来我的大皮鞋哪儿去了?随着我在上海的童年时代一起消逝了。
③然而这只大皮鞋突然出现在伦敦诺丁山的街头,就这么一只,只有一只。是从我童年的那本书里跳出来,跑到这里来等我的?世上万物,都属于最钟情于它的人。我对着从我的童年飞奔而来的大皮鞋,蹦跳着哇哇叫着,像原始人那样,只会用最本能的方式表达我的惊喜。
④这世界上的人,都住在一只大皮鞋里多好,就像可爱的小动物们,就像很多童话的结尾:后来,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家里已经有很多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⑥各地来的小动物小娃娃住满了我的书柜,开始还能平放着,后来只能堆放着。堆得我家真正的成了“玩具总动员”,或者叫动漫嘉年华,或者说我也成了玩具们中的一员,而且是最忙前忙后的一员。我有工夫就给他们找家具找玩伴配布景配灯光,照相。小时候我爸爸叫我背唐诗,我不记诗名不记作者,只背出来完事。这些年凡投奔我家的玩具,我也是不问出处不论国籍不讲贵贱,与我投缘便是我家人。我笑:我一人的工资要养这么多人,我是贫困线以下的。
写作之余,小狗、小猴、小熊、小牛就跟我挤眉弄眼地逗我和他们玩,或者就骗我上钩让我在书柜上搭起小摄影棚,给他们臭美,给他们像大明星似的这么照那么照。我嘛,是他们的美工师、化妆师、场地工、清洁工,但是我愿意。于我,这是最开心最过瘾最乐在其中最其乐无穷的了。因为,本来,别人看来或许那么不起眼的小玩意,一旦给他们一个舞台,一旦给他们打上光环,他们就像闪亮登场的明星或童星。他们给我的,是一经打开就上天入海的想象力,来表达他们的梦幻和他们对纯真对美好的痴迷。
⑧是出奇是惊喜是不可思议!
⑨我的书柜,本来是我的私家展示柜,我为书柜的住户们拍的照片,也只是纯个人的对这个世界的表达。十多年过去了,我想,为什么不让我的数不过来的家庭成员们走上这本《童话展示柜》和大家分享,分享奇思、分享妙想,唤醒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和快乐的能力、幸福的能力、独特的表达自己和、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⑩让他们,送去单纯,送去天真,祝愿美好,祝愿年轻。
⑾祝每一个女孩美丽阳光,像灰姑娘那样步入理想的殿堂。
12祈愿世上的人都能像童话结尾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13快乐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
(选自2011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_   _ → 儿时读《大皮鞋》→ 得到玩具大皮鞋时的惊喜→ _________→ 《童话展示柜》的创作动机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③段加点词语“钟情”的意思。
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第⑤、13二段中画线的句子。
(1)“我家里已经有很多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家都有哪些“成员”?请写出四个。
(2)“快乐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第⑦段画“____”线的句子,作具体赏析。
.选文是为《童话展示柜》所写的后记,这本书展示了作者收藏的各种卡通玩具和洋娃娃。请回答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
对它说几句知心话吧!要求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骆驼刺
甘 泽
一出嘉峪关,就是茫茫千里的大戈壁。没有河流湖泊,没有绿洲村镇,只有酷热的白昼和阴冷的黑夜。青灰色的沙砾和深蓝色的天空,占据了全部的视野。一望无际的荒原,一览无遗的苍穹,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片云,干燥强劲的狂风,时常会卷地而来,把整个宇宙,变成黑暗的风沙的战场。
风沙过后,戈壁被铲掉了一层,然而却有一种例外。那就是骆驼刺生长的地方,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坟场”。提到坟场,有人会觉得惊悸,但是如果你真的看到了那种景象,你心中感受到就只有震撼。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坟丘一样的沙石堆,紧密却又均匀地散布开来,往往能占据几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地方。这种地形足以让所有带轮子的东西却步,但就在那坟丘的顶上,一丛丛紧扎扎乱蓬蓬的刺,坚硬的锐利的刺,正在保护着那比黄豆大不了多少的叶片。任风狂沙密,任地燥天寒,一到春天,它们就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顽强地、执着地占据着一片又一片领地,这就是骆驼刺。
如果说沙枣树是戈壁滩的美女,骆驼刺则当仁不让地成为戈壁上的士兵。不论脚下的大地多么贫瘠,也不论天空上太阳多么酷热,只要被骆驼刺占领,就再也休想让它们起身。正因为骆驼刺的抗争,狂风可以带走草根旁边的沙石,却无法夺去骆驼刺脚下的沙土,它们用那特别强劲的根系,紧抓住脚下一方寸土,于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斗争后,沙漠没能入侵,却形成了戈壁滩特有的坟场一样的地形。但是这坟场的出现不是因为死亡,恰恰相反,是生命,造就了这戈壁滩的坟场,这自然的奇观。
骆驼刺的全部生活,就是生存,生存与生活在这里是划了等号的。也许对于人来说,这是人生的悲哀,但是在这死亡的禁地,却是一种傲然不可侵犯的生命的尊严。无论如何,我活着,生存着,生活着并且快乐着,狂风也好,烈日也好,干旱也好,其奈我何。即使被骆驼啃去了枝叶,来年照样东山再起;即使被风沙掳掠了领土,但是更强劲的根系,更坚韧的毅力,仍能与风沙拼个高下,直到狂风再也带不走一粒尘沙。那便是骆驼刺的胜利,生命的胜利。
戈壁的荒凉与城市的繁华,恰是这世界的两个极端。但是比起骆驼刺相互尊重并且保持距离,互相留下生存的空间这一点,城市的冷漠和戒备,心灵的空寂与荒芜,更像是另一种戈壁滩。
在这个心灵的戈壁中,也生存着无数的骆驼刺。他们外表寒酸甚至丑陋,他们贫寒而且无助,他们像骆驼刺一样在城市中生活着、生存着、挣扎着。忍受着周围恶劣的环境,忍受着城里人鄙夷的眼光,但是大街小巷里,这样的人却无处不在。你看那街角上打烧饼的,天桥上擦皮鞋的,工地上扛水泥的,不都是这城市的美丽花园中杂草一样的人吗?他们就是城市中的骆驼刺,被人遗忘,遭人诟病,但却顽强地存在着,用伤痕累累的双手,握着自己自由的灵魂而快乐生活,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多少夸张,但是坚忍不拔的生命乐章却如此华丽。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数着那不多的几张零票,满足地回到蜗居,安排明天的工作和孩子的学费。为自己的生存,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着,抗争着,活得辛苦,活得快乐,不是吗?
愿天下所有像骆驼刺一样活着的人,幸福安康!
(选自2006年《且听风吟》,有删改)
第一段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何特征?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分析作者称骆驼刺生长所形成的沙石堆为“坟场”“坟丘”的原因。
答: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驼骆刺”与“像骆驼刺一样活着的人”的相似点。
答: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

要快也要慢
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 “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根据语境,请在第3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2分)
答:
理解第4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阿!”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答:

(4分)
①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望而生畏,没有人会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
文章第①自然段中说 “凡事都有两重性”,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的二重性体现在哪里?
答:
第②自然段划线句主要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那些让我们难堪的亲人
在易初莲花的洗手间里,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上完厕所,没有冲水,便笑眯眯地看着身后长长的队伍,向门外走去。她身后的一个年轻女子,蹙眉看着用过的厕所,回头嘟囔了一句,“真没素质!”而那老太太,大约是耳背吧,始终笑眯眯地,穿过异样地注视着她的人群,一路走出去。行至门口的洗手台处,她打开水龙头,开始洗手。
她先用水接连冲了四五遍水龙头,接着将脸凑过去,用手捧了水一遍遍地漱口。我有些纳闷,不知她上厕所为何还要漱口。但这样的疑惑还没有消除,她又开始清洗水龙头,这一次,冲洗了至少有十次,然后再一次漱口,洗手。这样的动作,持续了大约有十几分钟,直到她身后的人,开始抱怨,指责,甚至有人不耐烦地骂出声来:“在洗手间不知道冲洗,跑到水龙头下倒是洁癖起来了,真是神经有毛病!”
她仿佛不自知,不紧不慢地,在镜子里看着后面排队等候洗手的人,脸上依然有淡淡的微笑。只是,这样的微笑,在那时的我看来,有了几分让人反感或者同情的感觉。
大约又过了几分钟,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走过来,看见洗手间旁边挤满看老太太洗手的人,即刻红了脸,如芒在背似的,低着头把还在洗手的老太太拉出了人群。我经过他们身边,无意中听到他压低了声音说:“咱别在这儿让人笑话行不行?”而这个显然是有轻微神经障碍的母亲,则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依然不说话,但神情里,却已微微有些忧伤。就像一只依恋主人的小猫,看着主人难看的脸色,尽管不知为何,却也可以感觉到,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于是便将身体怯怯地靠过去,试图博取主人的欢心。
又想起在学校门口,曾有一个卖山东煎饼的男人,大约五十岁的样子,穿着朴素,每日都在傍晚的大风里,站在拐角处,等着学生来买他的煎饼。我是他的常客,常常顺便跟他聊天,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在附近一所学院读自考的本科,尽管前途未卜,但他还是为能够供儿子到大城市来读书而感到骄傲。我从他微笑时丛生的慈祥的皱纹里,知道这是个会为了儿子做一切事情的男人。
偶尔我会碰到他的儿子过来,是个言语不多的男孩,只站在父亲旁边,帮他收一会儿钱,再找些理由,说回校学习,便匆匆走开。男孩的身影同样地痩削、单薄,有着与父亲一样对于这个城市的疏离与惶惑。只不过,男人对于儿子,有浓浓蕴蓄的温柔;而儿子对于父亲,则始终像是隔了一层。
男人的生意,并不时时如意,常常就有整顿市容的城管,开着车,没收他违章的摊子。几乎每一次,男人都会做一只逃窜的老鼠或者小兽,推起车子,与几个同样摆摊的小贩,一起沿着黄昏的马路飞奔。每一次我路过看到,都会觉得难过,想,如果是他的儿子看到父亲这样狼狈逃窜的一幕,不知会不会像我们路人一样,生出心疼?
一次,城管又搞突然袭击,我恰好路过,看见男人手忙脚乱地将东西随便一收,便与几个小贩一起,沿街飞奔起来。但行出去几米,他便猛地回头,朝站在原地的儿子喊,“快回去学习吧,我一会儿就回来了。”我以为瘦弱的儿于会追赶上父亲,与他一起承担这样的惊吓,但他却是看着身旁开车追上去的城管,又羞愧地扫一眼周围观看这一场追逐的路人,很匆忙地,掉头走开了。
我之后再也没有看到过山东男人,听门口卖水果的小贩说,他做煎饼的炉灶与三轮车,已经被没收掉了。但他并没有抱怨什么,也没有离开这个城市,而是在儿子学校门口的一家饭店打工,继续为儿子挣学费。
常常想:我们在人前,需要面子,需要那些花哨的点缀,可是却常常忘了,亲人给予我们的那些难堪,恰恰在很多时候,是爱,是最快的发酵粉,只要放入一点,我们彼此的心中,便会有一盆火,熊熊地燃烧。
(文/安宁,选自《杂文选刊》2009年笫8期,有改动。)
什么事让两个“儿子”感到难堪?请分别简要概括。
品析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理。
就像一只依恋主人的小猫,看着主人难看的脸.色,尽管不知为何,却也可以感觉到,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于是便将身体怯怯地靠过去,试图博取主人的欢心。
真正让“我们”感到“难堪”的是什么?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以“那些让我们难堪的亲人”为题,是为了提醒我们关注哪些问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长期吃肉降低智商?
最近,有个“长期吃肉降低智商”的说法在网上流行。该传言称,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实验对象身上发现了一个现象: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个说法让很多朋友感觉惊奇,一些人提出了疑问:“自己不够聪明是因为爱吃肉的缘故吗?”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笔者觉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吃肉太多有害智力,不等于少量吃肉就会降低智商。从营养平衡角度来说,每一样事物都有它合适的分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红肉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以及多种癌症的风险。特别是加工肉制品,增加多种癌症风险的作用更为确定。
目前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50-75克肉类(生重),按红烧牛肉来算也就3-5块。按照这一标准摄取肉类没有发现会有什么害处。适量吃肉的营养学意义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特别对于育龄女性和儿童比较重要。
2、很多人以为素食的好处在于完全不吃鱼、肉、蛋、奶,这个概念是错误的。素食的好处不在于“远离鱼、肉、蛋、奶”,而在于大量蔬菜、水果、杂粮、豆类、坚果等天然植物性食物的合理配合。别忘记油条、薯片、炸麻花都是素食,饼干、甜点和各种甜饮料也可以是素食,而这些东西并不会促进智力提高。
实际上,适当吃鱼,适当吃蛋类,对于脑力是有益的。一些在发展中国家低收入人群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孕妇、乳母和儿童吃鸡蛋有利于孩子的认知能力,可能是因为鸡蛋含有12种维生素、大量的磷脂以及优质的蛋白质,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有益。
3、少吃肉,甚至吃素食,必须保证营养充足。营养不良的素食未必会提高智力水平。营养不良的素食不仅不会让人聪明,还会因为贫血、蛋白质缺乏、维生素B12缺乏而影响儿童的智力。无论在我国贫困地区还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研究都发现,贫血儿童的学习能力明显低于不贫血的儿童。
西方的素食者和印度的素食者大部分是“蛋奶素”,有蛋类和奶类的营养支持,而且有多种素食者的营养增补品和素食者专用婴儿食品,因此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很少。国内相关营养品和强化食品的供应不足,在决定纯素饮食时最好能咨询营养专业人士,获得膳食指导,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情况。
4、多吃素菜,特别是多吃绿叶蔬菜,可能比完全吃素更重要。我国营养学界推荐国民吃少量的肉和鱼,同时吃大量的蔬菜。蔬菜所供应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钾、钙、镁、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对良好的智力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也能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每天吃500克蔬菜,包括250克绿叶菜,对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深绿色的叶菜和预防老年性的认知退化之间可能是有密切关系的。也有很多研究提示,孕期摄入足够的蔬菜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是有益的。
总之,鉴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足够的铁、锌、钙和蛋白质等营养素,因此不提倡儿童吃“纯素”。不吃肉是可以的,但至少需要蛋、奶,最好还能有鱼类。笔者希望不会有人因为这个报道而误认为“吃素就一定聪明”,然后决定给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吃“纯素”。
怎样才能吃出聪明的头脑?下列对作者观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要适量吃红肉 B.适当吃鱼类、蛋类
C.吃素食要保证营养充足 D.多吃绿叶蔬菜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过量进食红肉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以及多种癌症的风险。
B.素食的好处在于大量蔬菜、水果、杂粮、豆类、坚果等天然植物性食物的合理配合。
C.素食会造成贫血、蛋白质缺乏、维生素B12缺乏,从而影响儿童的智力。
D.蔬菜所供应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质,能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对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下列选项最准确的一项是
A告诉读者不能只吃素食,还要吃一定量的肉食。
B.说明素食者应该进食不同种类的素食来补充各种营养。
C.告诉读者多吃绿叶蔬菜,可能比完全吃素更重要。
D.告诉读者:无论是否吃素,关键是控制肉食的量,吃足量的蔬菜,保证营养充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