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巩固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 | B.按照美国的意愿成立了国际联盟 |
C.肯定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 | D.改变了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政治格局 |
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作用是(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
D.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 |
下表为我国1957年至1960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表,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A.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B.“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
C.畸形经济结构渐趋正常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 B.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
C.新式教育使女性思想解放 | D.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
《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
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 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 |
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 |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