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第三产业的产值及就业人数急剧上升 |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发展 |
C.政府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 |
D.新兴工业区按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建设 |
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
A.公![]() |
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 |
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 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 |
该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
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
该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近代一种进步的经济 |
B.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
C.它在近代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