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到: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可能是

A.美国共和制 B.英国议会君主制
C.德国二元君主制 D.法国共和制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主张治国要

A.重视礼仪教化 B.实行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明代后期的徽州人黄汴说:“余家徽邶万山之中,…… 土稀人稠,业多为商。”黄汴自幼随父兄出外经商,“与二京十三省暨边方商贾贸易”,编成类似旅行指南的地理拈籍《统路程图记》,多次大量刊印,深受欢迎。以下各项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经商活动破坏了徽州的农业生产 C.徽商的经营范围主要在边境地区
C.徽州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运贸易 D.徽州商人以经营出版印刷业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