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实验室用来验证乙烯与氢气反应产物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框内装置用来制取乙烯,其中包括的仪器是:①碎瓷片②石棉网和铁架台③圆底烧瓶④温度计(量程100℃)⑤温度计(量程200℃)⑥酒精灯⑦单孔塞⑧双孔塞⑨导管。不选用的仪器有               (填编号)。
(2)写出制乙烯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溴水会褪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出现什么现象可说明生成了乙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 8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HCHO)的含量。
【查阅资料】KMnO4 ( 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4MnO4+5HCHO+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 ↑+8H2O
【实验一】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采样

(1)由图可知甲醛的物理性质为
(2)空气中甲醛采样吸收装置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导管、
(3)为了使通过吸收装置的甲醛尽可能被吸收液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只写出一种即可)
设置空气采集器为恒定流量0.5 L/min,采集20min。
【实验二】
量取10.00 mL 的甲醛吸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量取12.00 mL 1.00×103 mol·L1 KMnO4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备用。
(4)用1.00×103 mol·L1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当
时,达到滴定终点。
(5)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重复实验2次,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0.90 mL、10.02 mL、9.98 mL。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为mg·m3
(6)若滴定过程中,发现滴定管下端开始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无影响”、“偏小”)
【实验三】
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采样后,将5.00 mL 的甲醛吸收液注入比色瓶中,再向比色瓶中注入显色试剂0.5 mL,盖紧瓶塞,摇匀,静置显色。当室内环境温度不同时,记录显色时间见下表。

环境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显色时间/min
45
30
15
13
10
7
5

(7)由该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8)请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

(15分)已知CaSO4受热分解,由于受热温度不同,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为SO2、SO3和O2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aSO4分解生成的气体,进而确定Ca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Ⅰ.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 SO3一种;
Ⅱ.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二种;(填分子式)
Ⅲ.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 SO2、SO3、O2三种。
【设计实验】
该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通过测定D装置的增重以及量筒中水的体积,来探究CaSO4分解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而确定Ca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过程】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已知实验结束时,CaSO4完全分解。
请结合以下实验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1)若实验结束时,G中量筒没有收集到水,则证明猜想正确。(填Ⅰ或Ⅱ或Ⅲ)
(2)若实验结束时,装置D的总质量增加,能否断定气体产物中一定含有SO2而不含SO3?请说明理由:
(3)该实验设计中,容易给测定带来较大误差的因素有
(写出一种即可)
(4)经改进后,有两组同学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测得数据也不同,
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小组
称取CaSO4
的质量(g)
装置D增加
的质量(g)
量取气体体积的装置测量的气体体积 (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mL)

4.08
2.56
224

5.44
2.56
448

请通过计算,推断第二组同学得出的CaSO4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二组: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mol/L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长颈漏斗C中应加入___________;实验时,U型管B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烧瓶D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进行时,烧瓶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瓶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D、F、G、I各仪器中,在实验时不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_____________。
(5)为了安全,在A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E出口处必须_____________;A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E出口处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咖啡酸苯乙酯是一种天然抗癌药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D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
⑵高分子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⑶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⑷B→C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和_______。
⑸A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种,其中,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④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


图Ⅰ
(1)图Ⅰ中仪器C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利用图Ⅰ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请在方框内画出用集气瓶收集NO2的装置图。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同学乙利用图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C的质量,确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A中加入稀硫酸,B中加入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C中加入碱石灰。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请你说出其中的两点缺陷: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丙利用图Ⅰ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A中加入浓氨水,C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
a b c h
图Ⅱ
①B内需加入固体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B中能产生氨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