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是在
| 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 | B.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之后 |
| C.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后 | D.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后 |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
|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
| A.工业生产 | B.农业生产 | C.人民生活 | D.环境保护 |
20世纪20年代,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在这里“退一步”是指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
| C.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D.放弃市场经济体制 |
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 A.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
| B.战时共产上义超经济剥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
| 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不满 |
1921年时,美国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对他说:“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此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应是
|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
|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 |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