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
|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 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 |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
|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
|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
|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其中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B.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
|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
“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 A.宗法制 | B.郡县制 | C.分封制 | D.行省制 |
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
| A.新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 B.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 |
| C.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 D.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积极介入国际市场 |
1825年英国发生了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
|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总突加剧 |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