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右图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MgB | B.Mg3B2 | C.Mg2B | D.Mg3B2 |
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aq)+SCN-( aq)
Fe(SCN)2+(aq)已知某一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Fe(SC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B.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 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大于v逆 |
| D.A点的c(Fe3+)比B点的c(Fe3+)大 |
下列反应I和反应Ⅱ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 选项 |
反应Ⅰ |
反应Ⅱ |
| A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 |
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
| B |
乙醇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乙醛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 C |
油脂制备肥皂 |
乙烯制备聚乙烯 |
| D |
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 |
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用NaOH溶液提纯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 |
| B.用溴水和KSCN溶液判断FeBr3溶液中混有FeBr2. |
| C.用Ba(OH)2溶液可鉴别(NH4)2SO4、NH4Cl、Na2SO4、NaCl四种溶液 |
| D.用Ba(NO3)2溶液和硝酸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变质 |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6.9 g过氧化钡(BaO2)加入足量H2O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
| B.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含有的电子数为16 NA |
| C.标准状况下,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的体积为22.4bc/ NA a L |
| D.1 mol丙烷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8 NA |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