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艺术问题与学术问题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

A.19世纪的英国 B.16世纪的西班牙 C.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荷兰

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

A.美洲的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B.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C.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
D.金银贬值,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某学校高三学生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了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了一个主题,该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D.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情况与材料中观点不相符的是()
①闭关锁国②朝贡贸易③市坊制度④官营专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