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除了日本外还有
A.俄国 | B.意大利 | C.美国 | D.德意志 |
与彼得一世改革相比,1861年改革的特点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 |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改变了社会制度 | D.增强了俄国的国力 |
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农奴制度的阻碍 | B.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
C.国内市场狭小 | D.自由劳动力缺乏 |
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B.农奴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C.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 D.俄国的农奴地位有所提高 |
17世纪中期,俄国正式确立()
A.奴隶制 | B.农奴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