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 mol 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消耗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1mol、2mol | B.2mol、3mol |
C.3mol、2mol | D.3mol、3mol |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 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t由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铝的表面存在一层致密的 氧化膜 |
B.t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温度升高 |
C.t=c时反应处平衡状态 |
D.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
科学家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3号和第115号元素,第115号元素的X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会衰变成
X。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衰变成113号元素是化学变化 |
B.![]() ![]() |
C.![]() |
D.113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八周期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 |
B.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Mg2+![]() |
C.向100mL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 0.15mol Cl2: 2Fe2++4Br-+3Cl2= 2Fe3++2Br2+6Cl- |
D.向明矾溶液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Al3+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
Al3++SO42-+Ba2++3OH-=BaSO4↓ +Al(OH)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相同
②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H<0 、△S>0
③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④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⑤“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⑥食盐可以融冰化雪,用食盐作融雪剂不会对环境、植物生长产生任何危害
⑦1 molNH2-中含电子数为9NA
A.①③④ | B.①④⑥⑦ | C.②⑤ | D.①⑤⑦ |
向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1氢氧化钠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