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地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租由距市中心的远近决定,由市中心向外直线递减 |
B.在工业、商业、住宅各种活动中,商业在市中心的付租水平最高 |
C.一个地区的社会声誉不影响该地区的地租 |
D.地租水平与历史因素无关,它是由行业竞争决定的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
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
B.污染严重,水质差 |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
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
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经济增长状况统计表,完成小题。
天津 |
上海 |
湖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内蒙古 |
陕西 |
贵州 |
|
GDP(亿元) |
11 190 |
19 195 |
19 635 |
19 594 |
21 026 |
10 011 |
14 000 |
12 391 |
5 600 |
增速(%) |
16.4 |
8.2 |
12.8 |
13.8 |
15 |
16.4 |
15 |
13.9 |
15 |
关于统计表中各省级行政区2011年经济发展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贵州发展水平最低,增长速度较快 |
B.“两湖”生产总值最高,经济实力最强 |
C.重庆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条件最好 |
D.上海经济增长最慢,人均GDP降低 |
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经济增长快,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
B.中部地带经济实力强,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
C.西部地带发展潜力小,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贫乏 |
D.中、西部地带发展机遇好,主要原因是承接产业转移 |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了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与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题意完成小题。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 |
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 |
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 |
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 |
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 |
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 |
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 |
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 |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出“南方稳定,北方发展,新疆大发展”的指导方针。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的棉花产业发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据图完成小题。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市场广大 | B.政策支持 |
C.科技进步 | D.劳动力廉价 |
图中产棉区Ⅰ与Ⅱ相比,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
A.耕地面积大 | B.热量条件好 |
C.光照条件好 | D.机械化水平高 |
新疆为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B.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
C.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 |
D.完善棉花流通体系 |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小题。
a
b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