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右图示意左图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左上图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南半球,湖泊对河流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
| B.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 |
| C.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 |
| 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 |
若左上图中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当正常年份河流水量最大时( )
| A.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 |
| B.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
| C.台湾沿海地区处于台风活动频繁期 |
| D.我国东部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地区 |
铁路 |
水运 |
公路 |
| ① |
14.00 |
27.70 |
15.20 |
| ② |
10.40 |
10.80 |
19.10 |
| ③ |
9.70 |
0.60 |
7.90 |
表中序号代表长江中游地区的是()
| A.① |
| B.② |
| C.③ |
| D.④ |
影响②地区铁路建设的主要障碍是()
| A.暴雨多 | B.地形崎岖 |
| C.河流众多 | D.技术落后 |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A.①③ | B.①② |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太阳能、生物能 |
| B.风能、石油 |
| C.太阳能、地热能 |
| D.地热能、天然气 |
图中c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
|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
|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
| D.山地畜牧业——滩羊 |
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 B.6月 |
| C.9月 | D.10月 |
该水库可能位于()
| A.松花江流域 | B.黄河流域 |
| C.长江流域 | D.珠江流域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