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

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C.孙中山推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有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将

A.交唐太宗定夺 B.交兵部出兵攻击 C.交门下省审议 D.交内阁裁定处理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见汉代的丞相

A.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十分融洽 B.有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职责
C.必须是同姓亲族方可任此职 D.权力实际已经不受任何监督

秦汉时期的廷议制度是一种由朝臣讨论国家大事,并向皇帝提出意见,皇帝在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作出决断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说明
①这种制度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②从这种制度中可以看出氏族社会民主制的遗风③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④是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段材料体现的信息包括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②分封制遭到破坏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④专制主义受到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