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该地区是我国的()
A.东北地区 | B.江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图中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B.锋面雨带的推移 |
C.地面储存热量的积累 | D.该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不同时期出现的现象有()
A.甲时期内,该地受亚洲高压影响 | B.乙时期内,该地区正在收割油菜 |
C.甲时期内,该地受暖锋的控制 | D.乙时期内,该地易出现旱灾 |
图 8 表示 1978~2008 年期间,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1~2 题。
1.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劳动力日趋紧缺
2.图中最可能反映江苏省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被称为绿色能源的风能发电已成为世界优先发展的新能源之一,图 6 为“世界某地风能发电的风车景观图”,读图回答1~2 题。
1.风车叶片迎风可以得到最佳动能,若此风车叶片朝向为西南方,则该风车最有可能位于
A.西欧平原 B.巴西高原 C.江苏沿海 D.印度半岛
2.图 7 为“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得到风塔高度
A.海洋上高于陆地上 B.海洋上和陆地上相同
C.陆地上高于海洋上 D.据图判断依据不足
图4是东欧与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4和图5 ,回答1~2 题。1.图4景观在图5中甲~丁所经地区呈现明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图4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D.海陆位置和海拔
图3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 题。
1.该月份,①②两地相比较
A.①地风力较大 B . ②地风力较大 C.两地风力相当 D. 两地风力大小均取决于地面摩擦力
2.③地该季节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 . 东北风 D.东南风
读图 2 ,回答1~2 题。
1.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地常年盛行风
A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 .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 .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