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偏角小于50,但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A.振幅较小 | B.测摆长时,只量出摆线的长度,没有从悬挂点量到摆球中心 |
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在______位置(填“最低点”或“最高点”)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
在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每秒50次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0、1、2、3、4共5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则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第3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是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m/s2。已测得S1=1.01cm,S2=3.21cm,S3=5.39cm,S4="7.60cm"
某同学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图中_____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______是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如果用S1、S2、 S3、S4、S5、S6来表示O
A.A | B.B | C.C | D.DE、EF相临计数点间的距离,相临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要求用逐差法表达)其大小为a=_____m/s2;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G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x1 ="1.20cm," x 2 ="1.60cm," x 3 ="1.98cm," x 4 =2.38cm, x 5 =2.79cm, x 6 =3.18cm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导线、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根据纸带可判定物体做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匀减速”或“匀速”)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打点周期为________,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物体运动在B点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B=(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vB=m/s(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采用“逐差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a=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