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谈及苏联(俄)历史上的某次饥荒时,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造成饥荒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农业集体化运动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A.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 B.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 |
| 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
下图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曲线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①在近代中国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
| B.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
| C.④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
| D.①②③⑤都束缚阻碍了④的发展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
|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
|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解读中,错误的是
| A.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
| B.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
| C.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
| D.中国式道路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