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 A.甲同学 | B.乙同学 | C.丙同学 | D.丁同学 |
对中国近代历史现象,研究者站在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对赫德的评论认识正确的是
| A.赫德揭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
| B.赫德把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康有为等人的筹划失败 |
| C.赫德认为宣统皇帝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
| D.赫德认为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
|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
1700年来,南京曾是六朝金粉之地,记载着历史上无尽的繁华,同样也曾见证过
①太平天国的辉煌与悲剧②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临时政府的建立
③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垮台④“一五”期间横跨长江的大桥建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历史图片承载着丰富的信息,请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和繁华的大都会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图下列关于唐朝和明朝工商业发展的共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 A.均以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下游为中心 |
| B.发展趋势从总体上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 C.均为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奠定基础 |
| D.工商业中心众多且大多都是毗邻江河水道 |
图为宋代纸币铜版拓片。宋真宗时,益州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甲图),中国纸币由此始。绍兴三十年(1160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乙图)。上述材料表明

①宋代商业发达②纸币的印制权经历了从民间到官府的过程
③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通用货币④宋代雕版印刷术达到较高水平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 A.政事堂不掌握实权 | B.皇权已被严格限制 |
| C.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 D.相权已被分散削弱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 B.社会现实 | C.人与社会的和谐 | D.人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