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精神风貌,也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并拥护中国共产党,某校高一(1)班学生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分小组搜集资料,展开探究。
【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一起】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翻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
【共产党和少数民族在一起】
材料二: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研究部署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基础,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运用国家与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富民、重民生?
(2)有人说:“民族睦,国家兴;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民族之间就团结和睦。”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13分)有人说:“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
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13分)材料: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奥运期间,170万名志愿者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奥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得到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⑴人生价值包括哪几个方面?这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⑵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理由。
(13分)材料: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和新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用社会主义和新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群众,才能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确立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依据。
(13分)材料:在2009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奇瑞公司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1款新车。奇瑞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创新需要勇气,创新离不开科学的态度,创新是一种行动。”敢于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需要勇气;奉行技术至上,严格质量控制,体现了科学的态度;致力于开发自主品牌,打造竞争利器,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多项第一,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结合奇瑞汽车公司的成功经验,从哲学上说明应怎样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
2009年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出席联合国会议和金融峰会,踏访纽约和匹兹堡两座城市,峰会之旅九千言展示中国理念。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诠释了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对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炽热追求。
——“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以3个“坚定不移”主张,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共同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坚定信心。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全球共同利益。更关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人民福祉。”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显示了中国着眼发展问题,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负责态度。
——“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将继续为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做出努力。”题为《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重要讲话,表明了中国同各国携手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气候观”、“发展观”、“安全观”、“经济观”全面而精炼的展示在世界面前。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