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 )
A.季风环流 | B.热力环流 |
C.大气环流 | D.三圈环流 |
“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则推普陀”。这句话反映了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是()
A.最佳综合效益 | B.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
C.维护生态平衡 | D.突出景观特色 |
下图中甲图的两条曲线a、b分别代表乙图中c、d两处所测得的河流年径流。 读图回答21-22题。图中河流位于()
A.亚马孙平原 | B.南非最南端 | C.欧洲西部 | D.意大利南部 |
下列有关此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河流流向是先向正东再折向东北 | B.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南再折向西 |
C.6月份湖泊水补给河水 | D.c处宜建港口,d处泥沙易沉积 |
读图 “亚洲甲、乙两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9-20题。图中③、④处的地形为()
A.③是山顶、④是盆地 | B.都是盆地 | C.③是火山口、④是平原 | D.都是高原 |
关于①(海拔-155米)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相关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
C.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
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表2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17-18题。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下图中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 )
A.政治制度的差异 | B.自然条件的差异 | C.地域文化的差异 | D.发展历史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