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
文,回答第6至10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 B.屠暴起(暴躁) |
|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 D.止增笑耳(只有) |
.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 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D.固以怪之矣 |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
|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
|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
|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 |
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
|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
|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
|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
|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 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
|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世说新语》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尝⑵去⑶谓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在东方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古诗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涉猎⑵孰⑶及⑷更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本文结尾处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
【甲】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节选自《韩诗外传》)
【乙】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伯瑜有过()(2)遂得免害()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见人持一把未熟稻()(2)执而鞭之()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妻子不觌( ) ④未尝不与书俱(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阅读[甲]文填空: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和“______”都称得上是 “芝兰之室”。用原文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来表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